如今,黑帮题材已经「过气」了。
相比八九十年代犯罪电影的「黄金时期」,如今这一题材几乎都在靠信仰充值。
老马丁的《爱尔兰人》集结阿尔·帕西诺X罗伯特·德尼罗的最强阵容,却在颁奖季成最令人心疼的陪跑;
汤姆·哈迪新片《卡彭》自立项起就万众瞩目,结果成片一出,口碑一塌糊涂。
可以说是有多期待,就有多失望。
看来看去,能强撑不倒的,大概也就剩了个《浴血黑帮》。
从2013年到现在,始终保持着9分+。
虽然黑帮题材被越来越边缘化。
但好在,还是有争气的。
今年最值得认真夸夸的,就是它——
《伦敦黑帮》
Gangs of London
这剧,顾名思义。
讲述的就是伦敦市内黑道上互相厮杀的故事。
IMDB8.4,口碑上乘。
其中的第五集,更是被打出了9.6的超高分。
黑帮厮杀,少不了各种血腥暴力。
火拼现场如果太小家子气,那看着就没意思了。
对于这一点,大家完全用不着担心。
豆瓣评论区各种高潮发言:尺度可以,爽的一批。
有多爽?
截几个段落大家简单感受一下——
前方血腥预警
未成年请提前退出
胆小人士请自行斟酌
若晚上不敢关灯睡不着觉做噩梦等
后果自负
徒手扣眼球。
大刀剁人手。
倒挂BBQ。
水泥墙面终极面部磨砂。
机枪捣肉泥。
加工厂无差别屠杀。
考虑到审核问题,特意挑选了「温和」的部分
真正残暴的我都不敢放!
这部剧中的伦敦市,简直跟和平友善的哥谭市有着一拼。
跟《疾速追杀》的社会形态半斤八两。
甭管遇到啥事,突突突干就完了!
罪犯们杀人从来不知道低调为何物。
动不动就从高楼上往下丢人(也不怕砸到花花草草)。
或者当街开大狙,炸的整个街道都血肉模糊(辛苦了扫地的大爷大妈们)。
甚至还要把尸体挂上围栏上,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搞事情。
整部剧下来的架势,恨不得要把伦敦地皮的每一寸都血洗个遍。
把B级暴力发挥了个十成十。
这样的打戏风格,来源于导演加雷斯·埃文斯。
这位看起来慈眉善目的大佬,平生最爱拍摄的就是各种黑帮械斗。
代表作《突袭》系列,就是各种暴力血腥武打枪杀的集大成者。
他的作品,那都是活脱脱的血浆消耗机器。
当然了,如果只有重口味,那就成了纯粹的邪典clut片。
《伦敦黑帮》之所以受到众多好评,靠的不仅是生猛的画面风格;
更是里面复杂的权斗故事。
故事开始于两个吉普赛少年混混。
这两个年轻人刚刚进入街头,十分想做出点事。
恰好,有势力雇佣了他们,让他们去杀一个肮脏的恋童癖来证明能力。
于是两人就带着枪,一路来到了指定的地点。
隔着门,干脆利索地一枪崩了任务目标。
没想到,这一下却惹出了大祸。
原来,被杀的这个人,根本不是雇佣者口中的无名氏;
而是伦敦黑帮界的扛把子,教父一般的人物,费恩·华莱士。
老费恩的死一石激起千层浪,让整个道上的人都炸了锅。
不同势力各怀心思,都想在即将到来的局势洗牌中获取更多的利益。
黑道混战就此上演。
老费恩死后,华莱士家族由他的儿子肖恩继承。
肖恩的扮演者乔·科尔,正是《浴血黑帮》里的三把手约翰。
也是老黑帮了。
站在身边支持他的,还有母亲玛利亚。
这也是位熟面孔了。
扮演者米歇尔·费尔利,权游里的狼妈。
到了这里,又是开局丧夫,长子继位……enmmm……
表面上,局势还算稳定。
大家勉强接受了肖恩作为长子继位的决定。
但背地里,其实都各怀鬼胎。
毕竟,在诸位黑道老油条眼里,肖恩还只是个愣头青小子,哪能当得起黑道教父的重任。
还没有搞大动作,只是时机未到罢了。
这一时期对肖恩来说非常关键,他必须在最短时间内,组建自己可靠的团队和足够的威信。
这让实力强悍但一直在底层混的艾略特看到了机会。
他一通操作猛如虎,创下靠一个飞镖杀穿一个酒吧的壮举。
成功取得肖恩信任,摇身一变成为亲信。
不过,艾略特这么拼命,并不是因为想混出名头。
他其实是警方的卧底。
想借着这个机会混入华莱士集团的内部,掌握他们洗钱的证据。
与此同时,华莱士集团内部问题也愈演愈烈。
老费恩被杀的疑云一直没有解开,雇佣杀手的势力始终隐居幕后。
在肖恩全面追查真相的同时,对方也悄悄盯上了他。
趁着肖恩与其他家族街头见面,安排了一场远距离的狙击。
把在场的人杀得七零八落。
肖恩有幸逃脱回到家中,又遭遇伪装成服务员的杀手正伺机而动。
一次次的暗杀,都是命悬一线。
敌人在暗处看着他,可他却还看不到敌人在哪儿。
除了神秘势力,其他黑道家族也纷纷为了利益开始出手。
伦敦市的很多生意,都有华莱士家族做庇佑。
那些试图口中夺食的势力,就对准了这些生意。
一夜之间,称霸伦敦的华莱士家族内忧外患。
黑道势力洗牌的时候,警方也没闲着。
艾略特作为卧底,多次向警方提供关键据点。
但奇怪的是,警方每次前去突袭,对方都提前知晓,清空据点。
导致警方一直在扑空。
原因不难推测:警方内部也有眼线。
但这个眼线,并不是华莱士集团的。
而是更高一层的隐形势力——华莱士集团的「客户」。
「客户」作为主要投资者,一直是神秘的存在。
他们通过华莱士集团的运作,把黑钱洗白,重新装回自己的口袋。
又或者通过黑道势力出手,来铲除一些妨碍到自己的人。
他们没有踪迹,但伸手的地方却无处不在。
凌驾于黑道白道之上。
不但能随时知晓警方的动向,还能调动特种兵对反抗者进行致命打击。
而彼此厮杀的黑帮,说到底,也不过是「客户」挑选出来的傀儡。
这条线的加入,让整个局势更加扑朔迷离。
整体来看,剧中多方势力勾心斗角,所有人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。
除了不见光的黑道势力,明面上的政治角逐,也一样是他们操控社会的手段。
剧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。
有一个靠着贩毒起家的家族,父亲心狠手辣,无所不用其极。
为了寻找丢失的货物,可以用钻孔机钻穿手下的头骨。
但他的儿子,却是伦敦市长的有力候选人。
儿子一方面认为父亲的黑道生意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。
在所有的竞选演讲中,都呼吁要打击黑帮势力横行,杜绝街头的暴力和毒品问题。
但另一方面,他参与竞选的资金,却又都来自于父亲的黑道生意。
民众一边为黑道的暴力行径深受其害,一边又为他们的儿子送上了极高的支持率。
在这样的资助关系下,政治不过是资本的游戏。
权力才是争斗的核心。
因此本剧,可以看做是黑帮界的权游。
每一方势力都想设一个大局。
局中局,计中计,不争个鱼死网破你死我活,绝不善罢甘休。
在权力的角逐中,作为卧底的艾略特,也有了微妙的转变。
他一直以来的目的都是带肖恩上法庭公开审判。
但在越陷越深之后,他发现阻力并不只是来自于黑道,更是来自于不可名状的幕后。
肖恩曾交给他一份资料。
里面是华莱士集团曾经合作过的,各种幕后势力的信息。
同时,幕后势力也开始向他递出橄榄枝。
面对这两者,艾略特的个人选择,就有了一种代表性的意象。
俗话说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。
只要还有私欲存在,权力的争斗就永远不可能被消除。
只是相比曾经更为野蛮且直接的暴力斗殴,现在的争斗更为隐形,或者说,更为「文明」。
马丁·斯科塞斯之所以偏爱且擅长拍黑帮题材,是因为他小时候所生活的环境就是如此。
因此能够深刻地把握其精髓。
香港电影巅峰时期也产出了大量优秀的黑帮片,《古惑仔》《黑社会》《跛豪》等等。
在艺术加工之外,也确实有一定的现实做基础。
刘德华也针对黑帮片的式微回答过:
这个和谐时代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那个历史阶段。
除了小部分的影迷,绝大部分年轻观众已经不太能理解电影里想表达的东西了。
消费主体若没有兴趣,这个市场自然也就没有空间。
大家更喜欢喜剧片、爱情片,以及漫改、超英等更现代娱乐的题材。
当然,观众的喜好没有什么高低之分。
就像武侠的没落也是一种大势所趋。
它们都会越来越小众、边缘。
只是呐,还是希望,能消失地慢一点。
再慢一点。